胆固醇与健康的关系
胆固醇在血液中会与蛋白质结合,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,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几类。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高低,还是取决于每个不同的人群。如果您稍微胖点,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一点好,因为心脑血管病同样很要命。 如果您非常消瘦,就不要再追求低密度脂蛋白低了,当你营养特别缺乏的时候,会增加患食管癌、胃癌的风险,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平衡。 要注意“坏胆固醇” 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(2016年修订版)》 显示,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持续升高,若不加以控制,将导致2010年~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920万。 血脂检查中的四项分别是总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“好胆固醇”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“坏胆固醇”)。 除了关注总胆固醇的数值之外,大家更应该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,也就是“坏胆固醇”,它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最密切,是导致动脉硬化,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“第一杀手”! “坏胆固醇”水平升高,会损伤血管内皮,使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(即动脉粥样硬化),斑块逐渐增大,导致血管狭窄,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。 不同人群 胆固醇“理想”标准不同 胆固醇水平增长快的原因 一般来说,胆固醇升高与遗传、年龄、饮食、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相关。整体纵向比较,引起我国人群胆固醇水平不断升高的主要因素可能还是生活方式,主要包括三方面: 1. 饮食结构变化 饱和脂肪(肥肉、动物内脏及油炸等高热量食物)摄入过多,是引起胆固醇升高最主要的因素。相反,蔬菜、水果等摄入不足,维生素等必须营养素缺乏,会导致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酶辅助因子减少,致使胆固醇在体内堆积。 2. 超重人群增多,活动量少 肥胖,特别是腹型肥胖主要是因为吃得多、动得少。身体活动量太少,会使低密度脂蛋白增高,高密度脂蛋白降低,形成恶性循环。 6种营养素是“坏胆固醇”的“克星” 3. 维生素B2 建议大家每日摄取1.6毫克维生素B2,动物肝脏、深绿色蔬菜、豆类、坚果类、五谷杂粮、牛奶制品等都是富含维生素B2的大户。
大多数人和冠心病中低风险人群:“坏胆固醇” < 3.4毫摩尔/升;高风险人群:“坏胆固醇” < 2.6毫摩尔/升;冠心病、脑梗塞患者:“坏胆固醇” <1.8毫摩尔/升。
来源:山东疾控
地址:黑龙江省依安县泰安新城
电话:0452-7035608(办公室) 0452-7035612(总值班) 0452-7035625(急诊科)